欢迎光临广东中基建筑节能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咨询热线:13113366628

发泡聚氨酯产品介绍、施工、优点及应用场景

更新日期:2020年10月20日 大字 小字
分享至:
1.发泡聚氨酯产品介绍
聚氨酯可以说是目前节能改造和建筑保温方面最好的材料,它是一种新兴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由多异氰酸酯(其中二异氰酸酯应用较多)与多元醇加成聚合而成。反应过程中不产生副产物,因而体积收缩较小,胶层固化后产生的内应力也比较小。因而被誉为“第五大塑料”,因其卓越的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国民经济众多领域。
 
聚氨酯硬泡聚氨酯材料在建筑保温领域比较常见的一种方式。也是应用最广泛的墙体保温材料,它的全称是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它主要是两种化工原料(A料、B料)的混合,经化学反应形成硬质泡沫体。A、B料经发泡机加压、加温,经保温管道送到喷枪混合室内混合,用压缩空气喷涂于需保温的表面瞬间发炮形成硬泡体。
 
2.发泡聚氨酯产品优点
在建筑领域,设计建筑时必须考虑绝热保温、提高能源效率和降低能耗等问题。硬质聚氨酯泡沬塑料不仅具有质轻、比强度大、隔热、隔音、隔潮、耐腐蚀和防渗漏等性能,同时还具有良好的粘接性和加工性能,可现场施工,又可预制成构件组装,满足建筑物轻量化、降低造价节能等要求。在各类聚氨酯制品中,聚氨酯泡沬塑料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多孔性,因而相对密度小,比强度高。
 
3.发泡聚氨酯的应用场景
聚氨酯发泡广泛应用在冰箱,家具等行业,其实在建筑业也有大量应用,比如门窗四周防水。在目前节能领域应用最多的几种保温材料中,发泡聚氨酯可以用于外墙、屋面、地面和地下室外墙等领域,还可以与超薄石材复合成为保温装饰一体板。
 
 4.  发泡聚氨酯的制备及施工工艺 

 4.1发泡聚氨酯的制备

聚氨酯泡沫制备过程中主要的反应原料有两个,一是异氰酸酯(黑料),二是聚醚多元醇(白料)或聚酯多元醇,市场上大部分采用聚醚多元醇。该制备反应非常简单,将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混合均匀后在室温下即可自发反应。

聚氨酯泡沫由异氰酸酯和聚醚多元醇的加成聚合反应而成,主要是异氰酸酯的端基-NCO与聚醚多元醇的端基-OH的反应。此外,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进而使得产物呈现出泡沫结构。

异氰酸酯与水反应生成大量气体,气体成核成为泡孔。随着泡孔增长,整个泡沫开始膨胀。随着气体增多,气泡的孔径变大,相互融合。当气泡融合到一定程度之后,反应物会慢慢显白色。这段时间就叫做“乳白时间”。

随着异氰酸酯与聚醚多元醇的反应,体系粘度增加,由液相向固相转变。气泡合并,气泡孔壁变薄,形成网络结构。当液体完全转化为固相后,气泡结构即被固定下来,形成硬质泡沫塑料
  2.施工设备

原料经充分混合后分别由计量泵按比例打入特制的喷枪内,在喷枪内或灌注混合器内充分混合喷涂于管道或设备表面,发生反应,在5-10S内起泡生成泡沫塑料,并固化成型。

3.施工工艺

1)喷涂法:按本配方将两组溶液分别贮于两个料桶中,物料以过滤至计量泵,由风动马达带动运转,将料输入料管至喷枪体,由压缩空气调节阀将物料带进混合室,混合后通过喷管喷嘴,喷到管道或设备上发泡成型。
 
2)灌注法:将配制好的两组溶液分别贮于料桶中,以过滤至计量泵,由风动马达带动运转,将物料输入料管至灌注混合器,由一路压缩空气通入灌注马达,带动搅拌轴使两组物料混合,然后注入模具发泡成型。
 
接下来就详细介绍一下,发泡聚氨酯保温材料的施工现场是如何操作的。

使用的是机械性喷涂方式进行演示,40平的房子一天即可完成施工。

首先是外壁面,喷胶合板。

刚一粘上墙面就快速发泡。

如果用这个的话,缝隙是没有的。

最大的特征是一次可以完成保温和密封的施工,是非常具有优势的施工材料。

对于某些施工不便的小角落,把隔热材料放进去的方法,可能会存在缝隙,但是选择聚氨酯即可均匀填满,不留缝隙。


在室温条件下搅拌物料,使其混合反应,然后较快的灌注在需要成型的空间,施工时应控制反应发泡时间,使搅拌后的混合物料呈液态灌注到空隙中。在发泡过程中,将会产生较大的膨胀力,应对灌注夹层或模型做适当的加固。
 
发泡聚氨酯的保温性能、防火性能、粘结性能、防水性能好等优点成为了建材行业的宠儿,将发泡聚氨酯与集成墙面相结合,将这些优点带给千家万户!


7. 建筑保温市场的发展趋势 

相关数据显示,墙体保温材料和建筑节能行业正处在快速发展的时期,近五年来,环保新型墙体材料,尤其是新型墙体保温材料的产值以每年约20%的速度发展。传统高能耗建材逐渐被新型建材替代,从而淡出市场。新型建筑节能保温材料将迎来极佳的发展机遇。目前,我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根据服务对象与阶段,分为面向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两大市场。
 
其一新建建筑:
 
①城镇新建建筑执行不低于65%的建筑节能标准,城镇新建建筑95%达到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的要求,鼓励北京等四个直辖市和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实施节能75%的标准;
 
②到2020年,在全国新建建筑中,绿色建筑的比重超过30%,建筑建造和使用过程的能源资源消耗水平接近或达到现阶段发达国家水平;
 
③我国2020年城镇住房需求量将达到200多亿平方米,即外墙面积将超过500亿平方米,根据“十二五规划”50%的节能标准,按照平均每平米150元的投入计算,节能建筑需投入7.5万亿元;
 
④相对于住宅建筑而言,公共建筑的外墙保温推动进程以及保温要求更高,从而推动建筑保温市场快速发展;
 
⑤未来保障性住房建设也对建筑节能保温材料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其二既有建筑:
 
①“十二五”期间,我国计划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到2020年末,基本完成北方采暖地区有改造价值的城镇居住建筑节能改造;
 
②“十二五”期间,完成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
 
③2015年,公共建筑节能改造重点城市中公共建筑单位面积能耗将下降20%以上,其中大型公共建筑单位建筑面积能耗将下降30%以上。
 
目前,中国建筑保温材料行业的大调整已接近尾声,建筑保温发展方向基本确定,一个巨大的建筑节能市场潜力已经扎根,但投资建筑保温行业的风险系数依然很高,一方面,传统的保温材料过剩或因故受到使用限制,产品出现了阶段性见顶,另一方面一大批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还在不断培育或完善时期,不能完全满足新型保温市场的需求。从“十三五”开始将进入快速发展高峰阶段,随着政策扶持及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也不断加速行业向“五性五化”即系统“保温性、装饰性、安全性、经济性、耐久性”,产品 “工业化、规范化、多样化、绿色化、智能化”高品质配套发展。
 
有人曾打过一个比方,建筑保温层的构造就如同衣服一样,想暖和就穿厚一点;既想暖和又想轻便就用好的保温材料,比如貂皮大衣、高端鸭绒等。同理,保温材料的选择还包括施工简单、结构安全、智能化和人文化等巨多内涵,建筑保温材料要遵循因地制宜配套发展的原则,行业才有出路,也是必由之路。